于是转身向 AGI 走去

于是转身向 AGI 走去

松鹅 · 2023-06-29
  • 想了两个月,写下了这篇的 5195 字,希望你慢慢读

  • 每一步都刚好的故事

  • 两个不太复杂的决定

  • 一些给朋友们的建议

    • 加入一家公司,就是在投资自己的时间

    • 调整预期,别做大梦

    • 未来还长,别为一时 FOMO 而做决定

    • 抓住用户,抓住场景,永远都非常有价值

  • 再推荐一些学习资料

    • 理解世界,理解 AI

    • Prompt Engineering

    • 文章合集

  • 最后,放个我喜欢的视频吧!


四月底,我从腾讯离职了。

两天后,我加入了一家 AI 大模型的创业公司,立志于实现 AGI。

我的动作之快,选择之迅速,异于平常,让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很震惊。而且我还是举家搬迁,从深圳来了北京,更是加大了朋友们的震惊和好奇。

“这辈子没见过你这么利索的时候”

从三月底提离职到现在,我一共和 43 位朋友聊了聊想法,其中也有一部分朋友想听听建议。本着开源分享的精神,我想把一些想法和感受也发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每一步都刚好的故事

我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是怎么找到他们团队的?”、“是从哪里看到的机会?”等。

诚然,我在 22 年的 9 月份就在关注 AI 方向的新进展,还写过一篇名叫《诗人继续沉默,AI灿烂烟火》的文章讨论 AIGC 的可能。

但是我在年初并没有特别积极地看机会,我在腾讯会议的团队待得很开心,有一群很棒的小伙伴,除了工作时长有点长,其他都挺好的。

我在几年前的文章(《腾讯产培的技术和产品分享》)里写过我的经历,实习做过算法和后台开发,毕业以后去了腾讯产培生的项目,第一年在腾讯云的 Serverless 团队。第二年轮岗,我来了腾讯会议的团队做开放平台,一边做 API 等等的策划工作,一边做着会议的生态拓展

第一步的刚好是腾讯会议当时缺一个懂工程技术的产品经理来负责 API 和行业解决方案,而我在 infra 的团队做了一年多,接触的都是开发者,非常契合。一边是疫情期间的明星产品缺人,一边是我轮岗期满需要下一份工作。得益于当时团队总监和组长的认可,我来了腾讯会议的团队

当时还在疫情波动反复的时候,客户有着海量且紧急的需求,我和另一个兄弟一人带了两个实习生搭开放平台。白天忙着处理事情,晚上才有空讨论一些复杂问题,经常从晚上十点讨论到凌晨两点。我工位背后就是一块可以写写画画的腾讯会议 Rooms,瘫在人体工程学椅子上高强度讨论,很爽。

小广告:最近腾讯会议出了免费的基础版 Rooms,如果有触控大屏可以装一下

一边是建设能力,一边是我们开始主动谈一些合作。为了能快速闭环敏捷迭代,我们两个产品经理每天在外面谈合作,白天聊合作,晚上写需求,最快半天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步的刚好就是因为生态拓展的机会,我认识了非常多非常优秀的创业团队和一级投资人,其中就包括了我现在所在团队的一位 co-founder。

去年下半年 AI 的浪潮涌起,我注意到了大模型,也想起来这家在金融领域做大模型的公司,便和这位co-founder 聊了几次。

时间来到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在琢磨今年应该搞点啥。想了半天觉得自己可以试着做一个付费的内容专栏,每周更新起来。之前实在是太过佛系,每年就更新几篇文章;如果能持续输出,给大家创造一些价值,给自己挣一点点内容付费的钱,感觉非常妙。

于是便有了《鹅库》这个栏目,我仔细想了该如何设计结构以保证拖延鹅能尽量稳定持续的输出,设计了 logo,做了一些内容准备等等。我想写几期免费的内容看看大家的反应,然后再做付费,同时发一篇《鹅库2300》作为创刊词。

但是,我发现前两期的效果并没有太好,于是我决定再多更新几期看看。

第三步的刚好发生在我发完第四期后,这位 co-founder 突然来私戳我说,他们要成立一家新公司做 AGI,问我有没有兴趣。

于是和新公司的两位 co-founder 分别聊了聊,他们从北京飞来深圳又当面吃了一顿饭,聊了几次以后便敲定了下来。

两个不太复杂的决定

我面对的是两个决定:

  1. 要不要加入这家做 AGI 的公司
  2. 如果加入,北京/上海/深圳选一个 base

首先,我觉得 AI 确确实实会影响接下来至少十年,这不是一个悬在空中完全没落地的技术,这是一个立刻能改变世界的东西。未来十年,各行各业都会因为AI带来不小的变化。

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历史的进程。时代的机遇可遇而不可求,现在就是新的时代。

我已经是一个热心看热闹的外行人了,并且尝试将 AI 融入已有的业务中,在会议中结合起AI的能力(也就是前些天刚发布的)。

但成为一个内行人,即使是不那么专业的内行人,或许可以让我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价值。

我也通过几个方面充分调研了这个团队的情况,确实是目前大模型第一梯队的团队,虽然不是广为流传的,但也是创投圈内的明星团队。

既然有这么一个团队认可我的价值,愿意给我一个深入学习的机会,我觉得就是要搏一搏的。

另一个决定是在哪里。

这个决定其实也很简单,我分析了这波 AI 的人才情况,绝大多数都是清华系的人,都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都有一些人才分布,但显著不如北京。既然要走进这个行业,最好就是去人才密度最大的地方。

再叠加上一些个人的因素,我就决定来北京,开启新生活。

就这样,在 2023 年的 3 月 20 日,我就做好了这两个决定:来北京,All in AI

离开深圳那天,深圳机场的广告牌

一些给朋友们的建议

加入一家公司,就是在投资自己的时间

其实我们做的很多决定,都是在做投资,都是可以用投资的视角来看的。

加入一家公司,其实就是在投资自己的时间,而且这种投资还很难构成投资组合,一投就是 All in。

所以评估一家创业公司是否靠谱的一个方式,就是看有没有 VC 投了他,如果没投,为什么?

这是直接抄一群投资大佬在签了保密协议,充分调研后做出的判断。当然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但一定要把 VC 们的想法作为一个重要信息源,放在我们的分析体系中。

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的名字就已经告诉我们了,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投资。

充满风险的含义是:即使是 VC 投过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死了。只有少数活得很好,带来超额回报。

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就是在投资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在做一件高风险的事情。

如果你想加入一家创业公司一定要想清楚风险以及自己希望获得什么。

调整预期,别做大梦

一个朋友找我打听创业公司的试用期,非常担心自己会遇到试用期被裁。

我安慰说:“创业公司招人很难的,尤其从大厂挖人出来。一般不用担心试用期因为能力不够被裁。如果真裁员了,很可能是因为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不是你的能力。”

同时我也问了一个问题:“你能想象到的,加入创业公司的最差的情况是啥样?

他说就是试用期被裁,找不到合适的新工作。

我说:“你起码要做好一家公司三个月没给你发工资,然后倒闭了的最低预期。当然,也别指望打官司能拿出来那点工资。如果你要做创始人,还得看看公司和自己的责任。”

当你想清楚最差的情况,和你的底线相比较,你就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了这个风险了。

至于回报的部分,我建议大家对财务上的回报不要有太高的预期,也别做一些大梦

股权或者期权听着很诱人,但退出机制(也就是变现)是非常模糊的,尤其是现在的科技创业公司采用 VIE 的架构,在进入二级市场(也就是上市)之前的退出机制基本就是创始人决定的。主要看创始人的人品。即使公司做成了,也有非常多的期权没正常退出的悲惨故事;更何况一家公司的成功概率非常低。

尤其在大家还年轻的时候,不用那么着急做造富的梦,有这个脑子不如多看看,多做点事,未来日子还长。

未来还长,别为一时 FOMO 而做决定

有非常多的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靠谱的应用层的好机会(欢迎优秀的应用层公司在文末联系我,我有很多优秀的朋友在琢磨)。

我说,很遗憾,国内的 AI 应用层还是一片混沌VC 们看得很热闹,但是出手的不多,大家都不太能看清。VC 还把比较多的钱砸进了大模型公司,因为也看不清模型层谁更强,所以还多投了几家。

还有朋友在考虑加入一些大模型公司,但他们现在在其他方向过的非常好,而且也没太多技术背景来做模型层,需要从头学起。

我的建议是:想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也想清楚未来的处境,想清楚自己的动力源,别因为 FOMO 而做决定。因为我觉得未来应用层的机会还非常多,可以造出非常深的壁垒,而现在还没到应用层爆发的时间点。再等等,也不急。

如果想清楚以后,自己就是热爱这件事情,愿意点乱自己的技能树,牺牲本来清晰的职业成长路径。那就别犹豫,直接冲!

我要补充一下为什么说“牺牲本来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因为有朋友问我:“大模型的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

坦白讲,我也不知道。我甚至不确定两年以后大模型还需不需要产品经理,更别提职业发展路径了。

抓住用户,抓住场景,永远都非常有价值

我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和身边的一些朋友提过一个观点:

ChatGPT 的影响力太大了,各行各业抓着用户抓着场景的公司老板都知道这项技术了,也都在思考怎么把技术应用起来。所以一家没有行业 know how 的 AI 科技公司想要渗透进存量的场景,会很艰难。想要靠自己对技术认知的领先,去挣信息差的钱,很不容易了。

你研究了 GPT 的原理,从AI的能力出发,拍脑袋觉得 AI 可以解决一个场景的问题;但是这个场景里已有的公司也知道了 GPT,人家从场景出发思考 AI 的价值。接入 AI 的 能力本身又没多大壁垒。想靠自己更“懂”技术来挣行业场景的钱很难。

但是无论技术怎么发展,抓住用户,抓住场景,始终都非常有价值。

没有一家公司能覆盖所有的场景,在一个有足够市场的场景里持续啃着,拥抱新技术,始终都会有价值的。所以,不用太 FOMO。

再推荐一些学习资料

但说再多,也没办法彻底解决大家的 FOMO。所以我决定推荐一些我觉得不错的资料,供大家存下来缓解 FOMO。

理解世界,理解 AI

1. 《Moore's Law for Everything(万物摩尔定律)》【必看】

OpenAI 的创始人 Sam 的文章“万物摩尔定律”在探讨AI的技术革命会给未来带来什么变化。

简单来说,他认为AI会逐渐取代人类的工作,将商品中劳动力和服务的成本降低甚至归零,进而大幅降低商品的成本,提高购买力。

不过,我认为信息革命的最后,会受到能源的限制,在能源没有大突破的情况,很可能是造成了更大的两极分化。有了能源革命,才可能会有更大的突破。下一期(《鹅库2310|AI 革命的畅想终会遇到能量的瓶颈》)松鹅来写写这里的想法。

——《鹅库2309|从 Tiktok 听证想到 AIGC》

2. 《State of GPT(GPT的现状)》【必看】

演讲者 Andrej 是 OpenAI 的创始成员,在微软的 Build 大会上仔细讲了 GPT 的情况,每个流程,由浅入深,40 分钟非常值得。

不知道这个稿子会不会是“让 GPT 给高中生解释 GPT 的原理”来的。

原视频地址(B 站有字幕版):

https://build.microsoft.com/en-US/sessions/db3f4859-cd30-4445-a0cd-553c3304f8e2

3. 《压缩下一个Token——通向超过人类的智能》

如果已经对 GPT 的原理有一些大概的理解,想要有更深刻更抽象的理解,可以看这篇关于“压缩”的文章。

原文地址: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9511222

4. 《为什么所有GPT-3复现都失败了?使用ChatGPT你应该知道这些》

OpenAI 发布了 ChatGPT 以后,大家都在好奇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这篇文章仔细分析了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导致目前所有 GPT-3 的复现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文章也列举了有哪些任务适合 GPT-3,有哪些不适合。我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但在最终落地的场景上效果如何,以及选择大模型是不是商业上合理的选择(边际成本过高等)还都是疑点。

——《鹅库2305|AI 会修改自己的代码吗?》

5. 《人工智障 2 : 你看到的AI与智能无关》

这是一篇2019年1月份的旧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就像我之前说的一样,那个时候大家完全没看到AGI出现的可能,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建构在产品经理定的一条条规则之上。时间到了现在,有很多事情变化了,重新读这篇文章很有意思。

这篇文章写的很不错,神奇是10w+的文章,居然只有1个朋友读过,不确定是不是公众号的Bug...

——《鹅库2306|语言本就贫瘠,它只是思维的投影》

Prompt Engineering

1. OpenAI 官方《GPT最佳实践》

OpenAI 官方推荐的 Prompt 指南,OpenAI 本身也是对 Prompt 理解最深刻、对 AI 能力使用最多的公司。有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地址:

https://platform.openai.com/docs/guides/gpt-best-practices

2. 吴恩达的《ChatGPT Prompt Engineering》

吴恩达在机器学习领域的资料质量都很不错,在本科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他的一些课程了。B 站有字幕版本。

原视频地址:

https://www.deeplearning.ai/short-courses/chatgpt-prompt-engineering-for-developers/

文章合集

1. 通往AGI之路

这个资料集可能是我看到的覆盖最广的一个合集了,整理在飞书文档上,推荐收藏。

http://waytoagi.com/

2. Long Form Reads @Dan Hock

Dan 整理了科技和商业很多经典的文章,值得多花一些时间看看。

https://www.danhock.com/long-form-reads

3. GPT/AIGC/LLM/NLP/ChatGPT 学习笔记 @遥行

前两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线下遇到了遥行,聊到一半,他突然掏出手机流畅地打开了一个文章,给我看了下面这张图,当时一个大震惊。把相关主题的内容都整合在了一起,是一个大资料包。

https://gofurther.feishu.cn/docx/Enofdl25BotoVrxth8ec4rNBn5c


最后,放个我喜欢的视频吧!

这其实是一篇琢磨(拖延)了两个月的文章,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在上文写成的时候,还没有老王的事情。一转眼,今天美团已经发了光年之外的公告。世界还是有挺多变化的

文章的最后,我想放一个武大东湖的视频。大一的时候,我住在武大靠湖的宿舍,距离视频里的凌波门外的栈桥几十米,一年四季,人来人往。那个时候,我没有勇气跳进湖里。

以及,欢迎大家来和我多交流!记得发个备注和简单的自我介绍哦~


随手点赞在看,为周更助力!

追忆一篇死去的文章|鹅库2315

当AI不再劣质,我们更需要内容品牌|鹅库2314

鹅库2313|试答六年级小学生对陆奇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