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鹅库觅
全文 3607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
三段思考
供给的变革牵引需求的变化——饱暖思淫欲
“只要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就会有人用了”吗?
找需求的产品经理
两篇文章
《如何取得杰出成就》
《对话杨植麟:Moonshot AI即将完成超10亿元融资,公司最终目标并非超越OpenAI》
一个问题
为什么身边对产品的深入讨论变少了?
三段思考
供给的变革牵引需求的变化——饱暖思淫欲
思考触发器:
从去年写了第一篇AI的文章开始,我就一直在想AI的技术会带来哪些新的产品。今年的2月到3月,大家讨论了非常多的产品形态,最近终于见到了一些落地的产品,甚至比预期的慢了一些。
我发现这里面有一些矛盾:
很容易切入的点,被大家认为是套壳产品,太薄了
很伟大的愿景,被大家质疑需求的真实性,太虚了
我在很多文章中提到,我认为这一波AI是真能解决问题,能带来价值的大变革,不是一个渐变的小优化。所谓小优化是某项技术有个20%的效果提升或者10%的成本降低,用户用的更舒服了,有机会用到更便宜的产品了,但用户的群体和场景没有大的变化。
大变革和小优化的影响是很不一样的,这体现在了需求关系的变化上。
我最近有一个新的思考:
几千年来,人类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变化,不同时代的人需求会有不同,但是深层次的需求变化不大。而世界发生变化是因为供给发生了变革,新供给满足了大量需求后,牵引着需求发生变化。
说起来很抽象,但是说一句话就很容易理解:饱暖思淫欲。
在智人还在摘果子充饥的时候,你没办法让他追求自我实现,追求精神自由,他还在追求温饱;甚至你没办法让他用一百个果子换一个小平房,因为这片的果子摘完就要换地方摘了。
有了农业的发展,大家吃饱了饭,就有空琢磨琢磨织衣服和盖房子了,可以 settle down 了。
因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食物的供给变革,人类果腹的需求得到很好满足后,会让人类穿暖住好的需求更显著。但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穿暖住好的需求,而是因为有更基础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满足了高级的需求并不能解决前置问题。
住在一千平的别墅里没有吃的,人还是会饿死的。吃饱饭才能享受大别墅的快乐。
供给和需求一直在动态变化,互相拉扯。如果供给有了大变革,在满足了现有的需求后,很可能会牵引出新的需求。小优化很难带来这么大影响。
而我,刚好认为 AI 会是一个大的变革。
“只要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就会有人用了”吗?
思考触发器:
再宏大的讨论终究是讨论,我也不是做形而上的研究的,还是要形而下思考怎么落地。
技术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还需要产品作为载体来满足。
那些伟大的愿景,往往现在供给和需求至少有一方的条件还没具备。理想情况是领先于时代做产品,把产品打磨不错的时候,刚好到了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时间点,迎来爆发增长。
如果供给或者需求没准备好,做产品都会比较痛苦。
如果技术的供给不行,就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保证体验,甚至是降级体验,就像健身的时候一块肌肉力量不够,会有其他肌肉的代偿。大模型的技术满足不了的部分,需要用很多工程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如果大模型一直满足不了,这种工程的投入会成为技术的壁垒,有竞争对手想要切入的时候,也要“补补课”。但问题是现在没人能确定大模型未来发展出来的能力,可能技术突然发展了,供给充足了,之前代偿的工程投入都打了水漂,竞争对手可以不补课直接跳级了。
这就好比你苦练街头点路灯技能,能够在十级台风天快速爬上梯子给路灯点火,惊艳四方,但后来路灯都换成电灯了。
当然,你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名声和熟练的高空作业技巧,相比普通人更快获得电路维修的工作。
另一方面,如果需求不强的时候,产品需要不断地教育市场“你需要这个,你要这样用”。市场的反馈平平,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一点变化但不多。很可能还缺少一些前置条件,就像向没有吃饱饭的人推销房地产,在物流不发达的时候线上卖生鲜。
不一定是事情不对,可能只是时间不对。早一步是先驱,早两步是先烈。
如果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不行的时候,做着很煎熬,又难做又没人用,没有反馈,不确定是哪里的问题。
有一种海市蜃楼是:“只要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就会有人用了。”
做完所有东西跑过去可能会发现,这就是海市蜃楼。
想领先时代做产品需要很深的洞察、认知和运气。
除了伟大的愿景外,另一个思路就是做用户最痛、最容易切入的点。
做切入点的产品,核心在拼团队的效率,拼产研的效率、运营的效率。用户的需求和解决方案都比较清晰,就比谁做的更好更快,谁对用户的需求响应更快,经营的效率更高。
比如做长文本摘要类的产品(会读等),我在今年 2 月份就把产品形态想的差不多,该如何做总结,该如何拥抱微信的生态等。过了好几个月,果然有一批长得差不多的产品涌现了出来。但比我预期的时间要久了一个多月,应该有很多我没想到的坑。
这些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同质化的,要争抢用户。能够拿着用户的反馈,深入分析,找准方向,快速迭代的团队走的更远。道理说着很简单,拼的就是效率。
大家对于做切入点的产品的顾虑是壁垒太低,没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相比于直接做个愿景,不如找个足够 Sharp 的切入点切进去,拿到用户,再探索未来的想象空间。
中间必然会经历转型的过程,但能摸到石头再过河,比直接走进迷雾里的河里清晰很多。
不要指望六七个人的创业团队三个月就能做出来壁垒,三个月的工作量三个月就能跟上的。从薄到厚是需要时间的,从虚到实也需要时间。
找需求的产品经理
供给的大变革下,供给是牵引着需求变化的。
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的产品经理,都在围绕着需求研究的。
面向需求的产品经理该怎么面向供给的变革呢?
我也不知道。我现在的浅显理解是:
要从思考用户口中讲出来的表层需求,过渡到思考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再结合上 AI 的能力来探索。
人类的深层次的需求变化很慢,表层的需求随着时代变化很不一样。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说:“产品经理本来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其实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专业化分工很细了,而且底层的产品打工人没有决策权,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需求跟进专员”,将老板的想法细化落地。能够根据老板口中的用户需求,想好解决方案,交给老板审批就可以了,并不一定需要思考更深层的东西。
当然了,AI 时代的产品如果足够专业化分工了,基层产品经理可能也不需要思考太多。但现在还没到那个时代,现在还需要充分的探索。
两篇文章
《如何取得杰出成就》
Paul Graham今年更新的文章,很值得一看。我在其中找到了很多有共鸣点,其他的可能是我还没经历过,吸收自己能吸收的养分了。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有天赋和极大兴趣的事情。
工作不仅仅在我们努力时发生的。当我们散步、洗澡或躺在床上时,会进行一种无明确目标的思考,这种思考可能非常有力量。通过让思绪稍微漫游一下,我们经常能够解决那些无法通过正面攻击解决的问题。
然而,我们必须是在以正常的方式努力工作前提下,才能从这种现象中获益。我们不能只是四处游荡做白日梦。这种漫无目的的思考必须与有意识的工作交替进行,工作会引导我们思考问题。
在同事方面,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拥有一两个优秀的同事比拥有一个楼的还算不错的同事更好。实际上,不仅是更好,而且是必需的,从历史来看,在集群中取得杰出成就的案例表明,同事通常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取得伟大成就。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有足够好的同事呢?根据我的经验,当我们有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确定,那可能没有。可能有更具体的答案,但这里是一个尝试:足够好的同事会提供令人惊讶的见解,他们能看到并做我们不能做的事。所以,如果我们有一小撮足够好的同事,让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保持警觉,他们可能就已经越过了「不错」的阈值。
f.chen 的翻译版:
原文地址:
http://www.paulgraham.com/greatwork.html
《对话杨植麟:Moonshot AI即将完成超10亿元融资,公司最终目标并非超越OpenAI》
利益相关,但确实值得看看!
公司名为什么是“Moonshot”?
杨植麟:我们今年3月1日正式成立,正好是Pink Floyd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发行50周年。月之暗面意味着神秘,令人好奇和向往,但登月又是一件难度很大很有挑战的事情,这是我们名字的来源。
同时我认为摇滚精神也是我们公司一个很重要的底色。我一直觉得搞研究是歌剧,阳春白雪,很高大上,很纯粹,但不太好规模化,而技术创业是摇滚,从零到一,从最小的状态开始做起,不断革新自我,不给自己设置边界,最终做出很好的音乐改变世界,给一代人带来能量。
一个问题
为什么身边对产品的深入讨论变少了?
工作了几年,感觉身边对产品的讨论变少了很多。在毕业找工作那段时间,大家会死抠一些产品的设计,会对微信等等产品的变化非常敏锐,会讨论为什么有的信息流单列有的是双列等等。每天自诩“产品蝗虫”,蜂拥而上体验各种新产品,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感觉现在身边已经很少有相关的讨论了,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时代变化了。
但 AI 时代又非常需要重新讨论产品,深入的思考才能知道未来应该做些什么。
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身边对产品的讨论变少了?如果有的话,欢迎拉拉我!